从碎片到奇珍
From Fragments to Treasures
蛋壳,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天然材料之一。手工艺人仔细挑选白色无暇的鸭蛋壳,细心敲碎,依据经验将碎片完整拼合,全凭积年的技艺沉淀和耐心。仔细镶嵌而成的纹理,类似瓷器天然开片的冰裂纹效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经过反复上漆打磨后,表面温润如玉,暖暖含光。
其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将普通材料转化为值得博物馆珍藏的艺术品,更在于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美,往往诞生于最平凡的日常。

什么是蛋壳漆?
What is Eggshell Lacquer?
宋代《陶记》记载“釉色莹澈,纹如冰裂”,来描述汝窑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因胎与釉的冷却收缩率不同而产生的自然裂纹;并称之为“盖造化之功,非人力可强求”。蛋壳漆便是匠人们“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探索与尝试。
相较于瓷器烧制自然形成的开片,蛋壳漆是由工匠摁碎蛋壳后,依据胎体形状走势仔细镶嵌,其纹理效果精准可控。其纹理在光滑的釉面下更显深邃,呈现出“如玉釉质,宝光内蕴”的视觉效果;不仅如此,蛋壳漆工艺兼具优良的适应性与轻盈特质,能够贴合不同胎体造型,便于运输与展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实用价值。
宋瓷的千古风雅,通过蛋壳漆艺得以在现代重生。这不仅是一门手艺的传承,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与工艺创新。

一件器物,七道工序,十余匠人。
One Craft, Seven Steps, Dozens of Hands.
一件「上下」的蛋壳漆作品,需经历七道手工工序——上底漆、嵌贴、填色、磨显、对色、水磨、抛光。由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合力完成,最终作品胎釉浑然一体,裂纹自然,表面光滑如镜。
1. 上底漆 Primer Application
底漆刷于胎体之上,使其牢固而长久不变形。「上下」使用从腰果壳液中萃取的天然黏合剂作为底漆原料,不仅粘合性强,还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无化学添加的特性也使其从源头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2. 嵌贴 Inlaying
将筛选后质地均匀、干净清洁的鸭蛋壳片,用手指轻轻按压至漆胎。通过控制力度和角度,使蛋壳依循自然破裂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蛋壳与漆面充分贴合,蛋壳之间合缝相拼。
3. 填色 Coloring
在蛋壳表面上漆填色。由于蛋壳下的底漆不易干燥,需由经验丰富的匠人耐心操作,避免蛋壳因黏合未固而脱落。
4. 磨显 Sanding
用砂纸蘸水打磨蛋壳上的面漆,使蛋壳纹理显露。在反复悉心研磨的过程中,蛋壳表面与周围漆面达到更进一步的平整与光滑。
5. 对色 Color Correction
为确保每片蛋壳色泽趋同、纹理清晰、排列整齐,匠人仔细比对样品与成品,精密调整,终使整体效果协调如一,宛若天成。
6. 水磨[1]与抛光 Water Polishing and Buffing
从3000目[2]逐步提升至5000目砂纸,进行数十遍反复水磨与抛光,直至蛋壳漆面呈现光滑如镜的质感与层次丰富的肌理效果。
[1] 水磨是指一种在打磨过程中使用水作为润滑和冷却介质的工艺。
[2] 3000目与5000目是指砂纸单位面积的磨料颗粒数量,目数越高,颗粒越细,打磨痕迹越浅。
提盒之美,惊艳伦敦
Stunning Beauty: Eggshell Lacquer in London

君子系列髹蛋壳漆黑胡桃木方提盒
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于2020年永久收藏绿色款
Eggshell Lacquer and Black Walnut Square Carrying Box
The green edition was collected permanently by the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in 2020

君子系列髹蛋壳漆黑胡桃木圆提盒
大英博物馆于2025年收藏
预计将在2025年12月在中国馆中对外展出
Eggshell Lacquer and Black Walnut Round Carrying Box
The white edition was collected by the British Museum in 2025
Projected to be exhibited within the Museum's Chinese Gallery from December, 2025